3月11日晚,无锡精微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、我校特聘教授赵红育,来校参加江苏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活动,为师生开讲《锡绣艺术赏析》课。
在本次课程上,赵大师以“我和春晚的故事”为主题,以2025年央视春晚定制团扇的创作历程为主线,向师生们分享无锡精微绣的技艺精髓和个人艺术生涯。关于无锡精微绣的历史渊源,赵大师强调这项始于春秋时期的技艺,以“精、细、难”著称,一幅作品需用数百种丝线,在方寸之间展现山水人物、花鸟鱼虫的精妙层次。对于个人艺术生涯,赵大师坦言“耐得住寂寞”是匠人的必修课。作为2025年央视春晚特别项目的主创,赵大师首次披露春晚团扇的设计细节,这把直径20厘米的团扇,以“怀乡”为主题,将无锡精微绣与江南水乡的意境完美融合,充分展现了无锡刺绣艺术家的精湛技艺。在探讨刺绣的当代意义时,赵大师展示了精微绣与现代设计结合的文创作品,如以江南园林为灵感的刺绣屏风、与飞亚达合作的双面绣手表等,特殊强调“刺绣不仅是艺术品,也可以成为生活美学的一部分”,并鼓励学生们关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,用创新设计让非遗“走进寻常百姓家”。
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孙晔珵主持开课仪式,表示我院作为江苏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,以后将开展更多的推广活动,勉励同学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感悟工匠精神,推动技艺传承与现代设计深度融合。
来自我校各二级学院的500余名师生聆听本次课程。
(文:朱旭明,图:黄洁,审核:武汉)

